缝隙腐蚀,是指在金属构件缝隙处发生斑点或溃疡形的宏观蚀坑,这是一种局部腐蚀,常发生在垫圈、铆接、螺钉连接的接缝处,或是搭接的焊接接头、阀座、堆积的金属片间等处。缝隙腐蚀产生的原因是:腐蚀产物覆盖在相接形成的缝隙处,以及介质扩散受到限制等,导致该缝隙处的介质成分和浓度与周围相比差别很大,逐渐形成“闭塞电池腐蚀”。        


  缝隙腐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缝隙腐蚀可发生在所有金属和合金上;    


   2. 可发生在任何浸蚀性溶液中;  


   3. 缝隙腐蚀临界电位比点腐蚀电位更低;


   4. 缝隙宽度必须使浸蚀性溶液能进入缝隙内,同时又窄到溶液停滞在缝隙内,才能发生缝隙腐蚀,一般的敏感宽度为0.025~0.1mm。        


  缝隙腐蚀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初始阶段时,缝隙内外的金属表面进行着金属阳极溶解和氧的阴极去极化反应。因氧在缝隙中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换,迅速消耗且难以得到补充,因此氧化还原反应很快终止,缝内外形成氧浓差电池。而缝隙内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仍在继续,而氧还原的阴极反应已全部转移到缝隙外金属表面进行,此时大阴极(缝外)与小阳极(缝内)的面积关系,又使缝内金属溶解反应加速,二次腐蚀产物渐渐在缝口堆积,发展成为典型的闭塞电池,此时缝隙腐蚀进入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大量溶解的带正电的金属离子积聚在缝内溶液中,而本体溶液中氯离子迁入缝内的保持点中性,同时形成金属盐类,接着发生氯化物水解,使酸度增加,PH值降低,进一步促进了缝隙内金属阳极溶解。这一过程反复循环,称之为缝隙腐蚀的自催化过程。       


 所以对于缝隙腐蚀的防护,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合理设计,避免缝隙。例如:焊接优于铆接;对焊优于搭焊;焊接是一定要保证质量,避免焊孔;螺钉接合结构时,可以采用低硫橡皮垫圈、致密的填料,接合面也要涂层防护。此外,避免积水区是设计时应该要考虑的事情;维护时,应勤于清理,不能留下污垢。         


  2. 缝隙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阴极保护法。就像在海水中,采用牺牲锌极或镁极这类活泼性比较大的。但有一点要注意,采取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氢脆问题。             


  3. 考虑到缓蚀剂较难进入缝隙,所以可以在接合面上涂上加有缓蚀剂的油漆,例如,对于钢材,使用加有PbCrO4的油漆;对于金属片,可采用浸有气相缓蚀剂的包装纸隔开;对于铝,使用加有ZnCrO4的油漆。因“材”而异。说的就是这样。     


 4. 采用合适的材料,对于某些重要部件,抗缝隙腐蚀能力较强的材料可以优先考虑,比如高铬高钼的不锈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