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年代,18-8不锈钢开始应用不久,就发现热处理和焊接对其耐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如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经受480~850℃左右加热(常称敏化)后,在某些腐蚀环境下使用,会产生晶间腐蚀,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能变成粉末。这在当时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大关键。


  经典的(第一代)18-8不锈钢,含碳量较高。因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有很大变化。如在1100℃左右,约可固溶0.08~0.15%C。而在敏化温度范围其碳的固溶度已低于0.02%C(各资料有所出入)。一般此类18-8钢的碳含量≤0.12%C(如1Cr18Ni9),当加热至1100℃左右进行固溶加热时,碳化物相基本溶解,碳固溶于奥氏体中。并将此固溶态经淬火速冷后保持至室温(碳达过饱和状态)。若再经敏化加热或焊接热影响,则沿晶界析出富铬碳化物(主要是M23C6型)。30年代初,贝茵等人提出著名的贫铬理论[。他把敏化归因于在晶粒边界富铬碳化物的析出,引起晶界邻接区域的铬含量降至耐蚀性界限之下。这种存在晶界贫铬区的钢,称为具有晶间腐蚀倾向。在适当的介质条件下,就可能产生晶间腐蚀。贫铬理论能够解释敏化态晶间腐蚀的大多数情况,并为大量实验所证实。已是公认的晶间腐蚀经典理论。


  已经敏化具有晶间腐蚀倾向的钢,可以采取重新固溶处理的办法予以消除。但这对于大型焊接(受热影响)设备等困难较大,一般只限于热处理炉能容纳的小件才有现实意义。因此,对第一代(如1Cr18Ni9等)的奥氏体不锈钢,大多适用于不需要焊接或已确知不会发生晶间腐蚀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国外民品方面用量很大,如美国304不锈钢。应当区别,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与普通钢的淬火处理不同。前者是软化处理,后者通常是淬硬(形成马氏体)。尽管习惯上常将固溶处理中的速冷也称“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