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直缝焊管主要是采用链式炉焊和乙炔排焊设备生产。1958年我国引进了辊式成型低频电阻焊管机组投产,1960年上海钢管厂改进焊接工艺,将低频焊接改为高频焊接,并在全国推广,使我国焊管生产出现了崭新的面貌;1973年鞍钢成功地将链式炉改造为连续式炉焊,使不锈钢焊管产量大幅度增长;1974年阳泉钢管厂从日本引进了2台连续式高频焊管机组,并很快将引进技术在全国推广。
我国螺旋焊管从1958年引进苏联φ650mm 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在宝鸡建厂开始,1963年以后在锦西、临汾等地自制的ф720mm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和φ325mm螺旋埋弧焊管机组相继投产。此后一度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大庆原油外运的“八三工程”管线会战开始,先后建成大直径螺旋埋弧焊管机组9套之多,开启了我国螺旋焊管的大发展。
1978-1998年的20年间是我国不锈钢焊管技术装备引进高潮,先后引进了各类典型的先进焊管机组。如1981年徐州光环钢管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了φ80mm高频直缝焊管机组、φ219mmFF成型直缝焊管机组和φ200mm 热镀锌机组;1984年抚顺钢管厂引进意大利φ8~40mm和Φ20~90mm不锈钢焊管机组各一套;1985年宝鸡石油钢管厂从德国引进了φ406mm高频直缝焊管生产线建成投产;1991年锦西钢管厂从德国引进φ508mm直缝焊管生产线;1994-1995年海城北方钢管厂、攀钢北海钢管厂、番禺珠江北海钢管厂和上海埃力生钢管厂各引进了一条ф325mmERW直缝焊管生产线等。这期间国内引进的各类焊管线超过了120条,上述产线的引进大大地提高了我国不锈钢焊管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也使焊管的产量、质量、品种得到了较快发展。
1998-2018年是我国不锈钢焊管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西气东输”建设以来,我国焊管机组不仅建设速度快,而且机组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新建的大直径φ610mm、φ660mm HFW 高频直缝焊管机组,JCOE、UOE大型直缝埋弧焊管机组,预精悍螺旋埋弧焊管机组等装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98年番禺珠江钢管厂引进JCOE(旋弯成型原HME)机组投产,并于第二年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大直径直缝埋弧焊管;2001年该厂又引进美国设备,建成我国第一条UOE生产线;2002年渤海石油装备巨龙钢管厂建成我国第一条JCOE生产线,同年,辽阳钢管厂自制的UOE生产线投产;2003年沙市钢管厂引进的JCOE机组和秦皇岛万基自制的JCOE机组投产,这些机组的建设,不但结束我国钢管行业长期不能生产大直径焊管的历史,而且使我国焊管产品大批量地出口国外。2008年宝钢UOE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大直径焊管生产装备和制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类焊管机组约3000套,总产能约7000万吨。其中,直缝埋弧焊接钢管生产线约36套(包括UOE、JCOE、JCO),产能约723万吨;中426mm、口400mm(方矩管)及以上规格的高频直缝焊接钢管(ERW/HFW)生产线32套,产能约691万吨;φ219~406mm高频直缝焊接钢管生产线约80多套,产能约1000万吨;(φ102mm)φ114~180mm 高频直缝焊接钢管生产线约420套,产能约2000万吨;Φ89mm及以下的高频直缝焊接钢管生产线约2000套,产能约1600万吨;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生产线约400套,产能约1000万吨。其中,采用预精焊的机组9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不锈钢焊管设备制造企业也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开发了类似引进机型的焊管机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焊管生产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的提高。目前设备制造基本实现国产化。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是最早研发国产设备的厂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完成大庆油田Φ720mm机组,沙市φ1422mm 机组,胜利油田ф820mm机组,马来西亚φ1820mm机组等螺旋焊机组。高频直缝焊也从70年代开始研究,先后开发了φ60mm,φ76mm,φ114mm,φ219mm,φ508mm机组及350/300mm,500/400mm方矩管机组。
石家庄轴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多年来,先后成功研制了φ20~508mm高频直缝焊管系列生产线,ф114~219mm直缘排辊成型生产线,LW150~LW1600冷弯型钢生产线。
大连三高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高频不锈钢焊管成型技术“三高成型法”设计制造了多套高质量设备,如世界首套φ711mm不锈钢/碳钢直缝焊管生产线、自主创新多个孔型LW2100mm机组、创新实现排辊成型内笼辊可调技术等。产品出口至美国、荷兰、西班牙等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