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 管表号Sch,适用于表达一定范围内多个公称直径管子的壁厚;②. 管表号Sch,的数值代表许用应力为100MPa时钢管的承压能力)(bar);③. 可以减少钢管壁厚规格数量,便于组织批量生产,库存销售。


(2)1927年美国标准协会进行标准化铸钢、铸铁钢和非标管(tob)的尺寸。当时只有一小部分的管壁厚系列被应用,叩基于今天在使用的钢管尺寸JPS体系:标准重量(STD)、特加重壁厚(XS)和双倍特加重(XXS)管。但是这三个尺寸不满足应用的需要,于是该委员会在行业中进行了调查,制订了基于管壁厚分级差距更小的标识管壁厚的管表号系统(虽然IPS和NPS编号在意义上相同)。最初的目的是使每一个管表号编号与给定的压力等级相关联,但是通常使用中的此编号与管壁厚背离太大,当时的日的没有达到。曾在1939年希望将STD、XS和XXS三个壁厚标识逐步淘汰而采用管表号编号,但时至今日这三个仍在使用。自最初的管表号制订以来,基于行业应用和API、ASTM及其他标准,对管表号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不锈钢管的应用曾在20世纪中期很普遍,由于其抗腐蚀的优越性,更薄壁厚管被允许使用。截至1949年,基于压力要求修订的最接近BWG编号的薄壁厚管表号5S和10S被制订,后来又制订了加注“S”的其他管表号。由于它们的薄壁性,此小尺寸的“S”管在ASME 36.19M规范上要求不能螺纹连接,只能采用电熔焊接连接。


(3)从公称管径(NPS)和管表号上不能看出相应的管外径(OD)和壁厚,只能通过ASME B36.10M和B36.19M来获得。例如,NPS14 Sch40,通过标准可知其OD为14”、壁厚为0.437”。但是,并不是所有的NPS和OD对应的值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产生了混乱。对于NPS1/8到NPS12,其NPS和OD值是不相同的。例如,NPS12管子的OD实际上是12.75”,要知道其真实的管外径(OD),只能通过标准查知。对于Tube管,其NPS总是与实际的OD相同。NPS14及以上尺寸,NPS与OD值是相同的,例如,NPS14的管子,其真实的OD也正好是14"。


     NPS1/8到NPS12的管子尺寸其NPS与OD不同的原因是,当时壁厚标准最初对这些管的NPS值用同一内径(ID)表示,后来经过发展,ID也有所变化,于是对这些尺寸的管用NPS既不与ID相同,也不与OD相同。


(4)对于一个给定的NPS,其OD总是保持不变,其壁厚随着管表号增大。对于一个给定的管表号,其OD随着NPS而增大,但壁厚保持不变或增大。如果应用ASME B31.3中的公式,可以发现随着NPS的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管表号其压力等级会降低。


(5)有些规定使用的管表号为:标准壁厚(STD)、特加重(XS)、双倍特加重(XXS),尽管这种表示方法已属于一种老的被称为钢铁管尺寸(IPS)的标识方法。IPS编号与NPS编号方法是一样的。对于NPS1/8到NPS10(包括NPS10)之间的尺寸,STD与Sch 40S是一样的,XS与Sch 80S是一样的,不同的是XXS,其与Sch160通常更厚一些。管表号数字后加注的“S”,比如“NPS Sch 10S”最常用于不锈钢管的壁厚标识中,但也有一些不锈钢管的壁厚也用不加“S”的碳钢-合金钢(对应标准ASME B36.10M)标准选用,因此加注了“S”只是区别ASME B36.19M中不同于ASME B36.10M。


(6)管表号Sch.与壁厚换算实例。


  按SH/T 3059内压直管金属直管的壁厚确定方法管道壁厚计算公式见式(3.3.2)。


  已知管子外径和表号,则可以按照式(3.3.3)推算出管子实际壁厚值。


表 1.jpg




联系方式.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