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经常采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1. 气焊(Gas Welding)
气焊是依靠燃气和氧气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产生的火焰热量加热和熔化母材和焊丝,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由于气体火焰温度低、热量比较分散,生产效率低,焊接变形大,接头性能较差。但气焊时熔池温度容易控制,容易实现单面焊和双面成形。在工程中气焊常用于薄板和小直径管子的焊接,以及铜铝及其合金的焊接。常用的燃气有乙炔、液化烃和氢气等。
2. 手工电弧焊(Manual Welding)
手工电弧焊通常是指采用药皮焊条的手工焊接法。它利用产生于焊条和工件之间的电弧热来熔化焊条和母材,形成连接被焊工件的焊接接头。这种焊接方法适用于各种钢材及各种厚度、结构形状和各种位置的焊接。由于焊接时线能量较气焊、埋弧焊和电渣焊小,所以金
相组织细,热影响区小,焊接质量好。管道焊接自底层到盖面层可全部采用手工电弧焊。
3. 惰性气体保护焊(Inert Gas Welding)
惰性气体保护焊是一种以电弧为热源的焊接方法。焊接时从焊枪喷嘴连续喷出保护气体排除焊接区中的空气,保护电弧及焊接熔池不受大气的污染。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惰性气体保护焊方法有氩(氦)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和混合气体保护焊。其特点是惰性气体不与焊缝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又隔离了熔池金属与空气的接触,所以焊缝金属中的合金元素就不会氧化烧损,焊缝中也不会产生气孔。另外,由于热量集中,焊接热影响区小,变形也小。
4. 埋弧焊(Submerged ArcWelding)
埋弧焊是电弧在可熔化的颗粒状焊剂覆盖下燃烧的一种电焊方法。向熔池连续不断送进的裸焊丝,既是金属电极也是填充材料,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将焊丝、母材熔化形成熔池。熔融的焊剂成为熔渣,覆盖在液态金属熔池表面,使高温熔池金属与空气隔开。随着电弧的移动,熔池金属冷却凝固成焊缝,熔渣形成渣壳,覆盖在焊缝表面。熔渣除了起机械保护作用外,还与熔化金属参与冶金反应,从而影响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埋弧焊热量集中,焊接速度快,焊缝热影响区小,焊件残余变形小。埋弧焊适用于焊接中厚板的长焊缝,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