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后1/3的时间里,不锈钢管坯连铸技术和管坯穿孔技术两者交叉发展,互为影响,在60年代中期首先是不锈钢方管坯连铸技术获得成功,接着压力穿孔机(PPM)应运而生。从此不锈钢无缝管生产究竟采用连铸方坯还是连铸圆坯的问题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正像连铸方坯影响压力穿孔技术的发展一样,圆坯连铸技术刺激了斜轧穿孔技术的发展,这是狄赛尔穿孔机发展的内在原因。最后才是锥辊式穿孔机“复活”,人们把它称作无缝钢管生产领域中的“近终形”技术,它使得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向二步轧管技术(CPS轧管工艺)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按时间顺序,先后出现了压力穿孔机、狄赛尔穿孔机和锥辊式穿孔机,这是20世纪后1/3时间里管坯穿孔技术发展的三部曲。当然,这三种穿孔工艺技术不是在较长时间共存的。随着圆坯连铸技术的发展完善,压力穿孔工艺也就基本上消失了。圆坯连铸技术的成功一方面促进斜轧穿孔工艺的发展,使得锥辊式穿孔机在新的条件下复活,另一方面终结了压力穿孔机(PPM)在新建轧管厂中的进一步应用。这样在无缝钢管生产领域,以连铸圆坯为原料进行斜轧穿孔几乎已成定局。从连铸圆坯来说,实际上在PPM刚问世时,这方面的连铸技术已经过关。据西德曼内斯曼钢管公司提供的资料,到1979年8月RK1和RK2两台连轧管机组已累计使用100万吨连铸圆坯轧管。由于立式或弧型连铸机均可以生产合格的连铸圆坯,因此采用优质、价廉的连铸圆坯为原料生产不锈钢无缝管就不存在问题了。从斜轧穿孔技术来看,狄赛尔穿孔机也能很好地穿轧连铸坯,详见下一章。